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》 > 2007年第1期
编号:11546332
3型糖尿病——散发性老年性痴呆研究的新观点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7年2月1日 王 蓉 邵志敏 盛树力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(380KB,3页)。

     糖尿病(diabetes mellitus)和散发性老年性疾呆(sporadic Alzheimer's disease,SAD)均属于复杂的异质性疾病,在许多方面具有共性[1]。糖尿病晚期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,老年性疾呆(AD)的发病率较同年龄对照组明显增高,故糖尿病成为公认的导致AD发生的危险因素;而对于AD的研究也发现,病人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,PET检查就发现额颞皮层供血不足和葡萄糖利用减少,提示该脑区的神经活动减少。由于糖尿病病人存在认知功能损伤,故将糖尿病脑病作为SAD的病因学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[2]。

    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,胰岛素(insulin,Ins)不仅能通过血脑屏障,而且能在脑组织内合成;脑组织存在胰岛素及其受体和受体后信号转导分子,是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之一。胰岛素不仅能调节糖代谢及能量代谢,而且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,每一种功能都需要通过其受体,激活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完成。脑内胰岛素功能复杂,其中支持成熟神经元存活,控制凋亡级联反应是胰岛素的重要作用之一[3]。而糖尿病脑病和SAD共同病理机制是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的障碍,即胰岛素抵抗引起代谢紊乱,造成认知功能障碍。

    1 3型糖尿病的概念

    糖尿病的传统分类分为1型和2型。1型糖尿病的特点为胰岛β细胞受损,血中胰岛素水平下降,血糖升高;而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点,即血中胰岛素水平升高,但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下降,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,血糖升高。1993年Blokland等[4]报道了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(streptozotocin,STZ)可以使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下降,并降低海马神经元胆碱乙酰基转移酶活性;后来有研究用相同的方法观察到大脑局部的葡萄糖利用下降、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长时程减低、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[5,6]。研究认为此种造模方法抑制了神经元的胰岛素受体,可以作为SAD的动物模型[7];2002年研究者首次提出了脑内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导致的SAD就是2型糖尿病的脑型[8,9]。近两年又有作者报道,脑室注射STZ后,大鼠海马和皮层β淀粉样肽Aβ1—40、Aβ1—42表达增加,Tau蛋白过度磷酸化,包括 Tau 202、Tau396和Tau404,与SAD的病理改变极为相似[10];2005年de la Monte课题组首次阐明了SAD作为3型糖尿病的新观点[11,12]。至此,3型糖尿病正式成为SAD研究中的新术语,其主要特点是脑内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降低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(380KB,3页)